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好雨時節》:生活在曖昧中繼續

《好雨時節》:生活在曖昧中繼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拍攝過《八月照相館》、《外出》的韓國導演許秦豪的第五部長片,他用其習慣的舒緩的敍事方式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成都的一個若即若離的愛情故事。一切是從鄭宇成扮演的韓國白領和高圓圓扮演的成都美女在杜甫草堂的相遇開始的,作為兩個多年前一同在美國留學的同學,他們邂逅的機遇可謂是微乎其微,故事建立在這樣的一個或然率極低的偶然事件上,讓觀眾隱隱期待著一個緣分天註定的浪漫結局。

更喜歡《好雨時節》的前半部分,基本上就是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玩曖昧的一個過程,那些在模糊印象中追憶青春的感覺很微妙,而還原往事的方向又暗合了主人公此刻的心理指向,很有趣。而兩人之間的對話用的都是非母語(英語),這就讓交流有了一種淺嘗輒止的簡約和試探的意味,甚至在兩人之間建立了一種甜蜜的疏離感,這是一種美好而易碎的情愫,但又足以讓人對她們的過去和未來想入非非。

這種感覺就像是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段子,兩人分手後多年,在一個城市不期而遇,男:“你好嗎?”女:“好”。男:“他好嗎?”女:“好”。女的問,“你好嗎?”男的回答,“好”。女:“她好嗎?”男:“她剛才告訴我她很好”。……

作為電影《成都我愛你》的第一部分,《好雨時節》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一個短片的容量,許秦豪刻意地放慢了情節推進的速度,但這個慢節奏倒不顯得乏味,讓我享受這一過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膠片中的成都被拍得太迷人了。作為一個韓國人,許秦豪拍成都完全是一個觀光客的感覺,他會浮光掠影地去抓取、放大並凝固這個城市最能打動他的動人之處,無論是杜甫草堂內的綠意盎然,還是夜市大排檔裏的活色生香,都在他的鏡頭中綻放著自己最妖嬈的一面。很有趣的一幕是鄭宇成在賓館的電視中看中文配音的韓劇的場面,這種文化的交錯感被許秦豪很戲謔地展現出來。

許秦豪的電影一般都會很注重建立一個明確的時間線和季節背景,如《八月照相館》、《春逝》等都是這樣,《好雨時節》的時間線是鄭宇成滯留成都的七天內發生的事情,而影片開始就以紀念“512”地震一周年的事件明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直至最後這一事件交錯進情節主線,影片真正的著力點才最終顯現出來,借用一下日本的電影類型名詞,其實這是一部所謂的“治癒系”電影,肥腸粉、自行車等道具細節的力量到這時被顯現出來,到這時才明白女主角為什麼叫May(五月)這個名字,當看到她最終戰勝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在陽光下騎著自行車快樂前行的時候,這其中也包含著對經歷浩劫的四川重新面對生活的美好期許。

我不知道許秦豪有沒有看過《十七歲的單車》這部電影,但結尾的這個場面確實讓我想起了高圓圓參演的這部青春殘酷物語式的電影,這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穿越時光的美妙情絲。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