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古宅風采第三號曲-清幽廂房 Apprentice


◎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GreymGraphite Pencil Art ◎

古宅風采第三號曲-清幽廂房 Apprentice.
.
景物地點:臺北縣‧蘆洲李氏古宅
鉛筆選擇:Germany/2H、HB 上淺底色/2B~6B完成。
作品編號:GSTLC20020804
紙張選用:Japan / 280gsm 平滑紙21.5" X 31" (54.6cm x79cm)

清幽廂房
.
這是一幅蘆洲李氏古宅內廳前方的天井,
及東西廂房之一景。
其廂房為昔時私塾館與珍藏經書的書房,
足見李氏先祖們在心靈修養與文化教育上的重視。
.
從外觀猶顯沈靜無慾、樸實無華即可見一般,
其建築造型源自中原古厝的形式,年代頗為久遠。
.為了表現她的沈靜清幽之感,我先執德國HB鉛筆鋪上淺底,
確定所要的質感及深幽的意象感之後,
才接著分別以B和B2鉛筆完成前四個階段作業,
最後再以3B至6B鉛筆完成全部過程。
.
進行明暗層次上的整體加強,
乃是宣告完成前的重要步驟。
因此讀者當可看出高閻在鉛繪創作上和油畫創作一樣需要過程,
不是一蹴可就。
此外,高閻的畫風在視覺表現上,
乃趨於意象與寫實兩者間的交互衍繹。
.
在非全然的意象與寫實色彩中形成一種典雅的視覺感受。
基本上高閻將鉛繪藝術等同油畫創作一般看待,
最初高閻的鉛筆畫法並非分幾個階段來進行,
乃經過多次演變之後才成為目前宛似水彩或油畫畫法之模式。
.
有時我也會採一筆完成的方式,
但這得視物象內容、訴求表現與創作時的態度與講究而定。
在運筆過程中,以分層階段的方式進行其差別在於,
較能展現明暗層次的豐富性。
若以單筆完成,
就算明暗層次掌握的非常完善,
然而視感上卻差別極大。
.
通常我在進行草圖,或在戶外寫生素描時,
定是一筆完成,惟有正式創作時,就顯得正式而嚴謹。
讀者可以觀察此幅作品的地面部份其質感與層次,
即可發現其筆觸的韻律感,明暗色調的變化性。
.
這些絕非一筆可就,否則也就無需化分這麼多不同號次,
與軟硬深淺不一的石墨鉛筆了不是?
既如此,就須發揮與善用鉛筆的各個功能、特性與用途,
當加以組合運用之後,鉛筆的張力就大大發揮了。
.
讀者可以嘗試看看,以體驗兩種表現之差異。
猶記得二十年前,在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的MGSA攻讀M.F.A期間,
我的素描藝術與油畫創作表現,
讓學校甚為重視而備加呵護,
這似乎只限於開放的歐美校風才有之!
.
因為這樣,方在學校主動提供的助學金條件下,
展現我對素描藝術的認知與表現,提供學校師生們研究探討。
當時尚闡述關於素描技法的多元表現之立論基礎,
並傳授輪廓精準的要訣與鍛鍊之法(涵蓋炭筆素描技法與表現式),
.
以期奠定初學者具備多元素描技法的養成。
換言之,欲表現素描藝術的張力,
端視創作者對素描藝術的認知,
而此一基礎與概念的紮實建立,實有助於油畫創作上的表現。
.
所以初學者不妨學習養成技法的多元化。
無論水彩、工筆畫或油畫表現,
其技法的純熟與多元變化,
將決定未來的藝術創作、視覺展現與風格表現的多變性。



◎ 高閻文學與繪畫藝術 ◎
- Greym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
.
轉載《高閻石墨鉛筆藝術賞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