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好雨時節》:生活在曖昧中繼續

《好雨時節》:生活在曖昧中繼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拍攝過《八月照相館》、《外出》的韓國導演許秦豪的第五部長片,他用其習慣的舒緩的敍事方式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成都的一個若即若離的愛情故事。一切是從鄭宇成扮演的韓國白領和高圓圓扮演的成都美女在杜甫草堂的相遇開始的,作為兩個多年前一同在美國留學的同學,他們邂逅的機遇可謂是微乎其微,故事建立在這樣的一個或然率極低的偶然事件上,讓觀眾隱隱期待著一個緣分天註定的浪漫結局。

更喜歡《好雨時節》的前半部分,基本上就是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玩曖昧的一個過程,那些在模糊印象中追憶青春的感覺很微妙,而還原往事的方向又暗合了主人公此刻的心理指向,很有趣。而兩人之間的對話用的都是非母語(英語),這就讓交流有了一種淺嘗輒止的簡約和試探的意味,甚至在兩人之間建立了一種甜蜜的疏離感,這是一種美好而易碎的情愫,但又足以讓人對她們的過去和未來想入非非。

這種感覺就像是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段子,兩人分手後多年,在一個城市不期而遇,男:“你好嗎?”女:“好”。男:“他好嗎?”女:“好”。女的問,“你好嗎?”男的回答,“好”。女:“她好嗎?”男:“她剛才告訴我她很好”。……

作為電影《成都我愛你》的第一部分,《好雨時節》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一個短片的容量,許秦豪刻意地放慢了情節推進的速度,但這個慢節奏倒不顯得乏味,讓我享受這一過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膠片中的成都被拍得太迷人了。作為一個韓國人,許秦豪拍成都完全是一個觀光客的感覺,他會浮光掠影地去抓取、放大並凝固這個城市最能打動他的動人之處,無論是杜甫草堂內的綠意盎然,還是夜市大排檔裏的活色生香,都在他的鏡頭中綻放著自己最妖嬈的一面。很有趣的一幕是鄭宇成在賓館的電視中看中文配音的韓劇的場面,這種文化的交錯感被許秦豪很戲謔地展現出來。

許秦豪的電影一般都會很注重建立一個明確的時間線和季節背景,如《八月照相館》、《春逝》等都是這樣,《好雨時節》的時間線是鄭宇成滯留成都的七天內發生的事情,而影片開始就以紀念“512”地震一周年的事件明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直至最後這一事件交錯進情節主線,影片真正的著力點才最終顯現出來,借用一下日本的電影類型名詞,其實這是一部所謂的“治癒系”電影,肥腸粉、自行車等道具細節的力量到這時被顯現出來,到這時才明白女主角為什麼叫May(五月)這個名字,當看到她最終戰勝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在陽光下騎著自行車快樂前行的時候,這其中也包含著對經歷浩劫的四川重新面對生活的美好期許。

我不知道許秦豪有沒有看過《十七歲的單車》這部電影,但結尾的這個場面確實讓我想起了高圓圓參演的這部青春殘酷物語式的電影,這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穿越時光的美妙情絲。


.

.

好雨時節 / 成都我愛你

好雨時節   /   成都我愛你

◎譯  名 好雨時節/成都我愛你(上)/好雨知時節
◎片  名 Season of Good Rain
◎年  代 2009
◎國  家 中國/韓國
◎類  別 劇情/愛情
◎語  言 韓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6.1/10  26 votes
◎檔格式 3gp + mp4
◎視頻尺寸 176x144(3gp) + 320x240(mp4)
◎文件大小 1CD
◎片  長 101mins
◎導  演 許秦豪 Jin-ho Hur
◎主  演 高圓圓 Yuanyuan Gao
      鄭宇成 Woo-sung Jung



2009年的成都之春,杜甫草堂,花辣瓣如雨,幽深靜謐。導遊MAY偶遇了在美國一起讀書的同學東河。兩人顯得既驚喜、又心存芥蒂。相約隨後見面。

成都的茶館、小吃店留下他們?舊的身影。

蹊蹺的卻是,羞澀的東河認定開朗的MAY曾經是自己的女朋友。MAY卻否認這一點,讓東河證明給自己看。東河向在美國讀書時的大學同學緊急要大學時兩人的照片,聯繫當年的同窗為他作證——卻都陰差陽錯的得不到當下的見證。

MAY為何這樣?她忘記了那些美好的過去,還是有意回避什麼?

東河提示她種種過去在一起的細節,都被MAY做了修正。東河教會過MAY騎自行車,並買了一輛送給她,MAY卻認為自己有自行車恐懼症,只是不太瞭解東河為何送了意義不大的禮物,於是自己就賣掉了——兩人記憶裏的大學時光卻好像是兩個版本的故事。

東河要離開了,最後在雨裏和MAY跳了一支舞,她的態度讓他無法熱情率直的表白:自己其實一直惦記著,深愛著她。

離開的時候,MAY還是趕來送東河去機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延誤了東河的行程,把兩人送進了醫院。也讓東河揭開了MAY的“失憶”之謎……

幕後製作

影片是曾執導《八月嗆照相館》、《春逝》的韓國導演許秦豪的新作,由中韓明星高圓圓、鄭宇成共同主演。影片片名出自杜甫詩句《春夜喜雨》,男女主人公東河和May重逢的地點正是在成都的杜甫草堂。經歷生活磨練的二人已不似當初在美國留學時那樣單純,傻氣的夢想都被拋下。二人的針鋒相對有著市井的寫實味道,即使東河像洪尚秀導演手機電影中的角色那樣公然挑逗,May也能夠應付自如,這點從May的臺詞“那麼上床如何”就可以看出來。

從《好雨知時節》的片名,到東河將手錶調到中國時間的開場戲,看得出這是一部關於把握住愛情時機的影片,同時也是許秦豪導演首次嘗試溫暖的大結局。許秦豪標誌性的雋永長鏡頭和首次嘗試的富有生活氣息“手持拍攝”的結合,令影片生動地刻畫了時光的流逝,並捕捉到男女間產生感情的某個特別瞬間。




導演闡釋

這是發生在2009年5月12日前一周內的故事,距離地震已經過去了一年。高圓圓是杜甫草堂的一名英語導遊,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而鄭雨盛則是為了震後重建事業來到成都的韓國人。他們兩人過去是美國同窗過的大學同學,曾互有好感,畢業後又各奔東西。這次意外重逢,逐漸修復了高圓圓內心的傷痛。
 
這部影片不會像《八月照相館》、《春逝》、《幸福》那樣,描繪一段悲傷的愛情,我希望這樣一段愛情能帶給人們溫暖的感覺。在發生這麼大災難的情況下,人類永恆的主題愛情始終會延續下去,所以它會是一個很開朗溫暖的故事。

我讀過很多中國的唐詩,有很多是描述春天逝去的傷感,根據唐詩中的意境,把那種情緒表達出來。這部影片裏用春天比喻年輕人,美滿的愛情流逝了,所以也帶著淡淡的傷感。

製作人手記

同為儒家文化圈的亞洲,文化,生活習慣,價值觀存在多方位的融合和相互影響。在電影領域,卻一直保持著各自的獨立。有限的嘗試往往集中在歷史題材的領域。十年來中博一直秉承著亞洲電影的製作理念,將張藝謀,陳凱歌的作品發行到韓國,又在韓國參與電影製作,將《外出》《哭泣的拳頭》引進到中國,這些嘗試給了中博製作亞洲電影的信心,那就是尋找亞洲共同關注的題材,以有亞洲影響力的藝術家和製作人的組合,就能創造亞洲電影市場認可的作品。

《成都我愛你》就是基於亞洲電影的理念來製作的。從導演組合上看有亞洲最著名的搖滾音樂家崔健,有影響了亞洲獨立電影的陳果,以及亞洲愛情電影大師許秦豪。而故事的主要靈感來源於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在電視和紀錄片甚至電影領域已經有很多作品表現這場災難。但角度相對單一,多以紀實為主。成都因地震而成為亞洲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這種關注能夠成為一部關於成都地震電影的市場成功的基礎,因為日本有關注災難電影的傳統,而韓國的中國熱已持續多年,以此如果組合亞洲的製作資源,用多元文化的視角來解讀這些思考,用故事闡述人性,這就是我們拍攝電影《成都,我愛你》的動因。

《好雨時節》脫胎于《成都我愛你》許秦豪部分的短片,在短片開拍之前,導演構思了完整的故事。長片和短片同步拍攝,是創意和製作上的挑戰,既要保證短片的完整性,有要求長片和短片有所區別,憑藉多年的跨國製作經驗,中博傳媒與導演一起完成了這一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靈感源于杜甫唐詩的《好雨時節》是許秦豪的第一部跨國製作,跨文化的視角,大時代的歷史背景,中韓演員的組合,國際化的製作團隊,使得這部電影呈現出獨特的亞洲電影的質感。我們期待,中博傳媒亞洲電影的理想,從《好雨時節》開始延伸下去,亞洲電影人之間能有更多的合作。

.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開展生命的寬度


開展生命的寬度

作者 ﹕戴振浩

.
生活中我們會因為陷入某種困境而終日悶悶不樂;會因為某些挫折而鑽牛角尖,使得心裡有著糾結不清的矛盾;會因為決策的錯誤而錯失了許多美好的機會;有時候也會因為不聽他人的勸誡,而吃了眼前虧,最後只能落得自責一番。
.
.其實吃虧難過之餘,冷靜思考過之後,我們有時候會怪罪自己為什麼不如他人聰明,為什麼沒有他人所具有的聰穎智慧?經過失敗與苦惱之後,如果只是給自己多一份自責,或是怪罪書讀得不夠多、遺傳不夠好而已,那可能下一次將又會重演相同的困惑與難過了。如果我們能多認識些人,多交些朋友,虛心的聆聽別人的教誨;多歷練不同的挑戰,多流汗吃苦,可能會伸展更多的生活觸角與寬度。
.
豐富的人生歷練,來自於種種經驗的不斷累積。雖然因各人居住、工作、語言、讀書機會等種種條件的限制,讓每個人有不一樣的人生際遇和發展,但是更關鍵的是:我們是抱著主動積極與開放的心胸,或只是被動消極以封閉的心理來面對未來人生和花花世界,那心靈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將截然不同。
.
如果我們秉持主動積極的態度,而且懷抱開放的心胸,那麼就在生活周遭,也可以發現許許多多新鮮的事物,我們隨時都會有動機想要了解、接觸與學習,例如想自己親自操作、請教眼前專家或是進一步深入了解一則報導。相反的,如果我們一味的被動消極或是抱著封閉的心理,那我們將只能看到心中所「關心與在意」的那一小部分,既不想理會左鄰右舍,也不願意認識新朋友,無法走出生活圈與工作場所之外的地方,因為心理上認為那一切都是多餘的,是與自己無關的。
.
當我們願意主動接觸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時,我們就會不斷累積不同的深刻「體驗」,我們就會慢慢了解「未知的世界」有多大,「美好的事物」有多少,「感人與動心」是多麼的自然與不矯情,我們就會不斷的開展我們生命的無限「寬度」。一頓滿意的早餐、中餐或晚宴,我們就會想要了解到底是菜餚佳、料理棒、氣氛好或人頭對?當不滿意的離開時,我們也會想想到底是上述因素中,哪些部份壞了感覺,而不是只有粗糙籠統的只認為是「感覺」不對而已!
.
開展生命的寬度,請讓我們學會感恩身邊願意和我們共處的家人、同事、師長和朋友們,因為有他們,我們才知道「人性」是那麼的多樣,我們才知道「切身經驗」以外的林林總總,我們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中,它們的豐富性和不可測的玄妙,原來彼此之間是可以「互通有無和相互取暖」,彼此之間的人生經驗是可以「分享與共鳴」的;只因為有了他們,使我們的視野和心靈,變得更寬也更廣。

複製貼上的人生


複製貼上的人生

作者﹕李雯馨

.
鬧鐘鈴!鈴!鈴!一直重複的聲響,媽媽用盡全力,大聲吆喝著家中還在夢周公的先生、兒子、女兒:「起床了!起床了!」再不起床就遲到,現在的經濟環境不景氣,萬一常常遲到,工作就不保,落到被裁員回家吃老本的窘境,豈不後悔莫及?!殊不知現今社會裡,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人比比皆是,每天過著「三等公民--等下班、等領薪水、等退休」的生活。日復一日的樣板生活模式,觀其外說好聽是有工作,究其實內心世界真有「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感慨與感嘆!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嗎?令人感到莫名的無奈呀!
.
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傳統觀念裡,總認為父母親養育孩子長大成人,必定要「一成不變」地遵循傳統模式,就是在適婚年齡時,想盡辦法透過「相親」、「婚姻介紹所」等等方法,無所不用其極地達到最後結果--結婚,才能了卻父母的心願。
.
但是「男怕取錯妻、女怕嫁錯郎」,若是遇到一位「知人知面不知心」、「笑裡藏刀」的老公,天天過著「心驚膽跳」的恐怖日子,不知死了多少細胞,萬一得了「憂鬱症」、「迫害妄想症」等等慢性精神疾病,真是印證了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呀!對於生活在現代的人們而言,「傳宗接代」雖然是一項重要的人生任務,切記千萬不可「為了結婚而結婚」的盲從跟隨,若草率選擇另一伴、踏上婚姻不歸路,最後只能在痛苦中煎熬,試問,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
傳統的社會觀念不是不好,而是要懂得拿捏分寸,凡事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唯有「中庸之道」才是正途。其實家庭婦女的成就在於讓先生毫無後顧之憂而在外打拼事業,把「相夫教子」的深層意義落實在家庭生活與教育上。或許有人會認為家庭婦女每天早上眼睛張開,就要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的挑戰,十分辛苦;其實只要將「太太、母親、媳婦」的角色扮演好,畢竟也是一份令人「甘之如飴」的家庭生活。
.
反觀「職業婦女」所要面對的挑戰可多了,白天面對公司的人、事、物種種必須調適心情,還要把「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的功夫、「嘴甜腰軟」的忍耐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才能安然無事地存活下來;時時刻刻都要以「繃緊神經、上緊發條」、「鬆懈馬虎不得」的備戰狀態,面對白天工作的高難度考驗。下班回家之後,還得面對另一個生活戰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烹飪高超技術」完成了美味可口的晚餐,緊接著晚餐過後,又是一連串做不完的家事,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天天過著像做電腦文書業務的「複製貼上」一成不變的生活。
.
每到夜深人靜時,同時擔任「母親」角色的辛苦職業婦女,總會望著窗外寥落的星辰,默默地嘆一口氣,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聲音問自己:我為何要過得這麼累呢?每天像顆「陀螺」,不停地轉呀轉,永遠辛苦地旋轉,何時是終點站?何處是避風港?也想拋下一切,灑脫地獨立追求自我的人生路,迫於現實的無奈,還是向「錢先生」低頭,繼續過著「複製貼上」的生活,讓心中的「夢想」暫存在記憶裡,期待有朝一日能將「複製貼上」變成「創新突破」的彩虹人生。
.
「雙手是萬能的」,期待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雙手打拼出屬於自我的人生版圖,勇敢破除「一成不變」的魔咒,讓低靡的生命悲歌不再延續,取而代之的是活潑靈動的生命樂章。在此,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交響曲」。

.

秋臨愛爾蘭 ──四季交迭隨筆


秋臨愛爾蘭 ──四季交迭隨筆
.
作者﹕文/Bridget Harris 翻譯/彭凱文、黃凱熙


秋色降臨大地,此時也是思考大自然季節更替、周而復始所蘊含的意義之際。
.
走過喚醒新的一年,引領萬物復甦的春天;送走耕植、培育大地生命的繁華盛夏後,鳥鳴婉轉於密林樹顛,向人們宣示其依循節氣與生命規律,孕育下一代的欣喜成果。新添的成員也加入了今年的大合唱中,啼聲既深遠又悠揚,意味著鳥兒的棲息環境有所改善,生態也得到了正確的呵護與關注。此刻是值得人們讚歎,滿懷喜悅的時刻。
.
愛爾蘭今年的夏初,由於天候的關係,農人經歷了一段貧乏的時期,無法順利保存已收成的玉米。但是他們還是勇於面對挑戰,想盡辦法的日以繼夜守護作物,以便人們能在來年,有足夠的食物享用。
.
隨著季節的變換,人們也歷經了萬物更迭、起伏的變化。不過,無論是否會遇到壞天氣,造成地面泥濘而不適合賽馬、踢足球或其他足以影響不同比賽的不順遂,我們還是永遠可以期待秋天的來臨。
.
當白晝越來越短,天氣也漸漸的轉涼,人們有更多的時間檢視一下一年來的辛勤工作成果。也可在這期間,從事一些自己有興趣的事務,像是藝術、手工藝或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動。秋天永遠是最受愛爾蘭人喜愛的季節,人們在這個季節休憩,反思開年至今的一切體悟。
地球上的萬物與生靈,也在秋天時節放慢了腳步。梢頭瑟瑟,葉落大地;鳥覓隱巢,以過寒冬;人們謐然度日,靜待假期將至。
.
孩童在盼望學期結束,準備和家人共享這皆大歡喜的秋天假期。適合全家同樂的萬聖節即將到來,孩子們可以興高采烈參與萬聖節化妝遊戲;大人也能樂在其中的享受這一年中的特殊時光。
.
孕育萬物的大地,在秋天休養生息,準備迎接來年的欣欣向榮。冷瑟寂靜的冬天,也將緊隨秋天的腳步而至。願所有生靈都能靜享安寧,在晝短夜長的日子裡,迎接聖誕佳節的喜悅。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人生自是有情癡


人生自是有情癡

玉樓春〞乃歐陽修離開洛陽時所作。
為表示對洛陽同道好友,以及知己歌妓的惜別之情,
歐陽修慨然寫下動人的〝玉樓春〞,
藉以抒發心中對人世無常的感慨,
詞意裏無不蘊藏大丈夫之豪邁氣魄,凌雲般之壯志,
與生命的超然深境!

載自高閻文集 / 二○○九己丑年春 【高閻古典詩詞新釋集】第112篇2010.04.18


中國歷代的所謂〝妓女〞,大體來說,可分為以擅長歌唱者,謂之〝歌妓〞。以舞蹈見長者,謂之〝舞妓〞。精通琴棋書畫者,謂之〝琴妓〞、〝棋妓〞和〝畫妓〞或通稱〝藝妓〞。工於詩詞者,謂之〝文妓〞,還有一種就是以色事人者,謂之〝色妓〞。前者如歌妓、舞妓、藝妓、文妓等皆以技藝取悅於人,擁有極高的藝術才華和文化素養,例如在詩詞歌賦上見長者,有唐代的魚玄機、薛濤、關盼盼,或宋代的蘇翠、嚴蕊,或明朝的馬守真、薛素素、范鈺等人,皆為古代赫赫有名的藝妓代表。她們的身份地位自然有別於後者以色事人出賣肉體的〝色妓〞或〝娼妓〞。
.
此外,前者所接觸的人士皆是以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和文士秀才為主要對象,且活躍於上流社會。後者如色妓、酒妓等,在氣質相貌上屬於較為出眾的妓女,可以允許出賣肉體。所接待的對象則以有錢的商賈、富豪為主,酒量及酒品亦都不錯,有時候亦會例外接待達官貴人和士族們,如果她是紅牌色妓的話,慕名而來的達官貴人就多了。至於娼妓,在相貌氣質上就顯得平凡許多,燕瘦環肥都有,服務對象以一般低階層的販夫走卒為主,且出身卑賤,身世坎坷,知識貧乏,消費低廉,染花柳病的機會大。
.
在宋代,無論南北宋,士族們若與藝妓發生性醜聞,絕對是非同小可!萬一被舉發與某藝妓發生任何曖昧行為,無疑為自己帶來仕途的災難,畢竟她們不是一般娼妓,是朝廷所聘用的「官妓」,被認可的具備一定才學才識之藝技才女,這類女子是萬萬碰不得的!尤其官妓們,皆有濃厚的貞德觀念,十分重視節操,然而一旦遭傳聞誰跟誰搞上了,鐵定死得很難堪!
.
宋朝著名的筆記小說,洪邁的晚年作品《夷堅志》中就曾記載宋代官員唐仲友,因十分激賞當時為浙江臺州的官妓嚴蕊的才貌,為此倆人過從甚密。嚴蕊其相貌與詩詞才學乃名聞四方,祇可惜被同時期的朱熹,誣陷嚴蕊與唐仲友有曖昧關係,後來嚴蕊遭到逮捕,朱熹派人將之押至刑部大牢,拔光了嚴蕊身上的衣服,施以嚴刑酷虐,逼她承認或做偽證與唐仲友之間有非正當關係,只要將嚴蕊屈打成招,唐仲友就能遭定罪!由此可見,宋代官員士族們,一旦證實與藝妓發生什麼性醜聞,仕途就玩完了!即使祇是未經證實的傳聞,或還在官司纏訟中,依舊注定明日仕途將難有順境,歐陽修就是個活例子之一。
.
歐陽修雖非濫情之人,然而他對具有才藝之女子還真是特別關照,尤其身世坎坷者,歐陽修猶為憐憫,這多半受到母親鄭氏的影響。歐陽修自小就很聽從母親鄭氏的教訓,亦因為父親早逝,家中他是唯一壯丁,能陪伴老母親至晚年的人祇有他。慢慢亦就培養出歐陽修偏好於關照孤苦零丁的弱勢才女,甚至有超越一般情誼的地步,但還不至於和歌妓發生親密關係。
.
當然歐陽修不是不知道這箇中的利害關係,過從甚密的話是會死人的,容易遭小人誣蔑受到陷害。可是,歐陽修就是這樣,經常下了班不直接回家,反而流戀歌妓院,歐陽修有時很喜歡和藝妓們合奏樂曲,以表現自己的才藝,還多次當場興詩作賦以展現自己的才學。那時期的歐陽修,顯得年輕氣盛,尤其一來到洛陽為官,整個人就活脫脫的,為文壇注入一股嶄新活力。歐陽修當時不僅吸收了西昆派精華,還進一步突破西昆體原有之格局,最後結合韓愈的古文型式,彷彿頗有意圖振興宋代文風之勢,而廣受天下人所側目。
.
祇可惜景佑三年,歐陽修意外捲入吏部員外郎范仲淹,與權相呂夷簡之間的鬥爭。范仲淹譏諷呂夷簡敗壞朝綱,司法濫權擴權,結黨營私,置民怨不顧,結果遭呂夷簡貶至外郡。凡支持范仲淹者,亦皆一律遭貶絕不寬待。當時,局勢不利於范仲淹時,群臣似乎敢怒不敢言,誰敢與范仲淹站在同一線上,誰就得倒楣!歐陽修看在眼裡簡直難忍心中憤慨,尤其自己又豈是個縮頭縮尾怕事的人?自然亦站出來為范仲淹仗義執言,撰文痛斥當權者無恥之行徑。這下好了,結果,換來小人們弄心思告發他與歌妓亂搞曖昧,不久朝廷令文頒下來,將歐陽修貶為峽州夷陵縣令,並限期離開洛陽城。
.
這就是〝玉樓春〞此詞的背景緣起,為歐陽修離開洛陽之時所作。當時,歐陽修難以抑止心中的惆悵,亦為了表示對洛陽同道好友以及知己歌妓的惜別之情,便慨然寫下這首動人的〝玉樓春〞,以抒發心中對人世無常的感慨。現在我們就來品讀〝玉樓春〞詞意中所蘊含佛道的大有情與大無畏的精神意涵:


尊前擬把歸期說,
未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
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闕,
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
始共春風容易別。
.
這天,歐陽修眉頭深鎖的來到玉樓閣,
來找一名叫〝馨兒〞的歌妓,為離別前雙方最後的相敘。
.
在離別的筵席上,
歐陽修不好明說,自己究竟是為何緣由要離開洛陽,
祇因事發突然,甭說自己大感意外,
就連母親和妻子都難以置信,
甚至經常下了公務後,
就與之膩在一起飲酒作賦,鼓琴彈箏歌妓〝馨兒〞,
都難以接受歐陽哥哥,明日就要離開洛陽的事實。

祇是這話,究竟該何以啟口呀?
歐陽修顯得懊惱,祇得佯裝若無其事的推託說:
馨兒呀,哥哥我因為任期屆滿,將不得不暫別洛陽,

但是,馨兒妳放心,
很快的,哥哥我又會再復返洛陽的。

歐陽修半舉著酒杯,打算以安慰的口吻,繼續勸說馨兒,
要她相信雙方來日必有重逢之日,他亦必將重返洛陽城,

是真的馨兒,請妳相信我!
祇是,什麼時候能再復返洛陽,我亦說不準,
我想大概,或者,嗯....,也許明年…,喔不,是後年吧,又或者...

歐陽修支吾其詞,連話都說不完整,
更甭說,這話都還未及說完呢,
他似乎已然意識到樓閣內不尋常的氛圍,顯得格外肅穆凝重,
然而這要他怎麼辦呢?歐陽修一臉無奈,只得把話繼續往下說,

然而這時,馨兒的啜泣聲已然按捺不住的奪喉而出,
淒慘的嗚咽聲,霎時劃破樓閣肅靜的氣氛,而更顯淒涼了,
嗚,嗚,嗚......
.
嬌媚的馨兒,原有如春風般的粧容,
頃刻間卻已然為低落的心緒,和止不住的淚水給沾濕了粉頰,
歐陽修一顆心,亦不覺揪痛的淒楚起來,
終亦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嘴角微微顫抖著抽泣......
馨兒淒然的啜泣聲,依舊嚶嚶迴盪在玉樓閣上,
久久未止.....

歐陽修似乎察覺到,
馨兒必是聽聞了他的事,不然不會如此傷感?
一會兒後,
馨兒才緩緩開口的拆穿歐陽修安慰之詞的說:
馨兒早就聽聞哥哥的事了,
哥哥請想想,你如今將事鬧得這麼大,
天下又有誰不知道你得罪了當朝宰相呂夷簡?
眼前明擺著的,

哥哥已避免不了,要遭到朝廷的整肅,
如果不是這樣,哥哥又何以要匆匆離開洛陽?
這群鼠輩們,還誣陷你我之間存有曖昧,

此訛言,無非藉口打擊哥哥你,馨兒豈能不明白?
事已至此,哥哥又怎會有歸返洛陽之期?
就是有朝一日哥哥回返洛陽,
怕是那時,馨兒早已化為塵土,不在世上了!

此時此刻,你我的離別,非暫別啊,
是絕別啊,歐陽哥哥!嗚.....
話完後,馨兒又是一陣淒慘的嗚咽.....

此情此景,歐陽修祇能頻頻以袖拭淚,
當緩緩起身離座,腳步沉重的走向窗檯前時,
歐陽修仰天含淚的感慨道:
馨兒呀,哥哥我,唉...

我並非是因為捨不得西京洛陽的繁華,
或者捨不下馨兒這位知己紅顏,
捨不下與馨兒一享飲酒作賦,鼓琴彈箏的人生樂趣;

甚或,捨不下昨日與同道好友間,
邊為官,邊為文之其樂融融的生活,
和一份足以告慰先祖的成就與榮顯,

不,不是這樣的!
實則是,我必須做我應做之事,
大丈夫本就該〝為所應為〞,〝言所應言〞,
我歐陽修豈能眼睜睜看著國家持續敗壞,隱忍當權者違法亂紀,
持續司法濫權,持續的敗壞朝綱,持續結黨營私,

當今國難當頭,處於外憂內患之中,
我歐陽修不能閉上自己的嘴,不去聞問,不言半句呀!
不能閉上自己的雙眼,去漠視國家局勢一天天的惡化!
不,我歐陽修不作畏怯之徒,不作懦夫之輩!

如果我不出聲,甘為懦夫,
那麼,我還會是妳所認識的歐陽修嗎?

我必須忠於自己的秉性,倘今日我不去糾正朝廷,
我選擇退縮,那麼天下士族,還有誰敢言?
我一身才學,所為何事?
不就是為國家民族效力,為蒼生黎民謀福嗎?
一個人的離別愁緒,算不得什麼,
.
更何況人生在世,難免總會面臨生離死別,
如今你我的離情別恨,
乃因為人的情感是有生俱來的呀,情感乃是人最可貴的天性,
然而我的感傷與紅塵俗事,和男女之間的情愛,
是絲毫扯不上關係的!

當然,馨兒妳切勿誤解,
以為哥哥,是個無情漢子,不,
正好相反,我歐陽修乃是個崇尚大有情的人吶!

古人云〝太上忘情,
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馨兒知其深意否?
人世間最難為的,莫過於忘情,
人,活在這個世上,依靠的是什麼?
不就是賴以人的情感嘛,

人與人之間,就是靠著情感在維繫著、
感覺著彼此生命的存在?
天下各個民族,
無不是靠著情感在維繫其社會組織的存在。
.
同理,人若無情,又何需來到世上?
人若有情,又豈能在〝色聲香味觸法〞中六塵不染,
又有誰能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六根清淨,六識皆空?
最終仍要拖累此身,因為難有誰,能超越情緣的羈絆啊!

我舉〝太上忘情〞之說,並非意指人應當於無情,
而是凡大丈夫者,
應當有大慈大悲,無私無我,不求回報的大情啊!

故而我的惆悵,並非是為著個人的離情別恨,
而是感傷憂心于,我大宋的頹敗啊,
感傷憂心于,
有誰能關注蒼生黎民,未來將置何境地?
.
感傷憂心于,
我大宋江山,未來將落于何人手中?
感傷憂心于,
這片山河大地上的炎黃子孫們啊,
未來又將承受多少天災人禍的蹂躪與摧殘?
我心,悲憤吶!
.
既如此,離別的歌調,就無需再填新的歌闕了,
祇肖一曲,
就足以讓人心傷淒切,痛斷肝腸了呀!

既如此,
命運已讓自己走到這步田地,非得與親友們離別不可,
那麼,我只會勇敢的面對它,
不會選擇逃避,更不會因此就遞減我,自身的豪情,

我仍會堅定的,與命運奮力搏鬥!
換言之,若不能將洛陽城中的牡丹花開,看個飽足,
我豈能甘心容易的,就與春風話別?
.
縱使,
洛城牡丹花開終有盡,
春風來時有情人終須別,

縱使,
已知自身仕途將充滿曲折坎坷,
但我歐陽修,絕不會因此而退縮,

反而因為這樣,我方能無愧於天地,無怍於黎民,
方覺此生,沒有遺憾了!

品讀這首詞,真是令我萬千感慨!想,千百年來,又有誰能明白的解讀歐陽修之〝玉樓春〞詞意中所蘊藏的豪邁氣魄,心胸之豪放、凌雲般之壯志、生命之超然深境?故,〝玉樓春〞與妻離別無關,與歌妓話別無關,更無關風花與雪月,卻與大丈夫豪邁之大志、大氣魄有關;一位行法者的大無畏,與大無私之大慈大悲的胸襟有關。

歐陽修可謂巧妙的,藉詞中離別對象之歌妓女子,包裝了詞意中所要宣洩自己的另一面,對人生哲學的看法與態度。所幸,當時宋代當權派之小人們,其境界不高,惟祇看見詞中離別的愁慘,好似他與歌妓女子真有一段濃情厚意,而疏忽〝玉樓春〞詞中,所隱藏歐陽修對大宋的大失所望,對朝廷當權派的極大不滿與不削之態度。甚至預言和暗示著,當朝小人們因為素質低劣,注定要將大宋推向頹敗的命運,與國家覆滅的境地。

祇是啊,數百年後仍沒見何人,能明白解讀〝玉樓春〞所蘊藏的玄機,或自詞意中透析歐陽修的生命能量,究竟大到什麼程度?他究竟想幹什麼?歐陽修在造就屬於自己的大功業啊,然而他得到了!世人們終亦明白了,〝玉樓春〞詞意中所蘊藏的不祇是文學價值,還潛藏歐陽修政治哲學的慈悲與智慧!當然,政治是現實殘酷的,慈悲者的下場是難堪的!但最終換來大功業的鑄成而名垂青史!

當然,似乎也是在暗示後世從政者,當慎重思考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如果你要的是,如何從政治鬥爭中,求得自己的生機?那麼你將會成為百分之百的政客與小人,你固然不會輕易的失敗,但也不會有真正的勝利。

當你自認為得勝時,正是國家如南北兩宋族群分裂時;當你手中握有權力時,你的權力不會用到黎民身上,權力祇為你個人的政治生命服務,使你最終成為一個罪人而遺臭萬年,後代們都要背負其罪!

故而這首詞,明白的說,乃歐陽修寫給世人的,要世人睜亮雙眼,要你我看顧好自己國家的處境,國家有難,民族興亡,不再是士大夫之責,乃匹夫有責。

-高閻-
載自【高閻文集】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聞天語,歸何處


聞天語,歸何處

載自高閻文集 2007年春 【高閻古典詩詞新釋集】第55篇 2010.04.26


你相信鬼神之說嗎?世人對鬼神多半抱以半信半疑的態度,然而鬼神的信仰,究竟對虔信者其生命的影響力是深,抑或有限?完全取決於一個人擁有多少的想像力,與所抱持什麼樣的生命態度。

想像力往往會使虔信者在腦海裡編織出,超乎凡人對天上仙境世界的描述。即使是自己騙自己,用自身豐富的想像力所虛構的仙山瓊閣,久而久之亦就堅信了這世界有著你不得不信的神仙居住之境。

一如距離我們時空有近千年之久的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一代詞人李清照,在晚年時整個人已然陷入嚴重的精神恍惚一般,瘋瘋癲癲!我這樣說,恐怕是要惹了這位美麗的姑姑生氣了,會怎樣呀?半夜裡拉我起來,還衣衫不整小露蘇胸的逼著我陪她喝老酒,唉,真麻煩!

清照姑姑喜愛文人才子,縱使姑姑見一個愛一個,但其實乃假象,她祇是想藉以掩飾當時的險境。說姑姑放浪不驥更是錯誤的解讀,李清照的修行觀非俗人能理解,即使姑姑常往酒樓飲酒聚賭,都祇是她當下處境的權宜之策,然而她亦深知人世間最難跳脫者惟情關、色慾、觴酌與貪賭,這些所衍生的貪戀、癡迷、讎恨與哀愁等,乃為世間苦厄之根源,尤其凡人受陰陽五行與氣數所拘,自然不可能不為物慾所蔽,而至生死輪迴永生永世。那麼人來到此世,究竟要如何看待物慾對生命的影響呢?

李清照是個舉態優雅飄逸的女詞人,她的才情詩學,在她自己認為已至上乘之境,可達登仙的地步。姑姑堅信,人的修行境界到達最上乘之時,靈魂即可出竅雲遊仙境,還能如騰雲駕霧般進入傳說遠海中的蓬萊、方丈、瀛州之三座神仙境地。你相信嗎?她管你信不信,世間紅塵冷暖與人性的詭譎,尤其淒淒慘慘戚戚的一生,早已讓她心灰意懶,似乎惟有寄予飄渺的仙山傳說,方是她追求靈魂的解脫之道。咱們且來品讀李清照的〈漁家傲〉,以一窺其內心玄機: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慇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看呀,
仰視那無垠的穹蒼,
陰陽輪替之道不就蘊藏在其中嗎?
晨曦微露,寶光乍現,薄霧瀰漫,
宛如在混沌紅塵中迷失了方向,卻突然看見了希望不是?
.
看呀,
白雲在青蔥的峰巔上卷湧翻滾,瞬息萬變的雲海啊,
世人心念的妄流,塵世的變幻與炫爛,
不就似如眼前波濤卷湧的雲海嘛,
那無常之道不就潛藏在其中嗎?
.
此時連綿的群峰峭壁,
蒼翠如碧的連接著如大海浩瀚的藍天,
然而轉眼,它又是一番與日不同的景象,
在那浩瀚的銀河裡,星羅棋布,
似如千萬艘揚著帆穿越天河的船隻,
.
然而啊,
這是不是又似如一個個在塵世間載浮載沉的凡夫俗子呀!?
那是個無數飄流的幻影,
在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的三界中起舞。
.
啊,究竟是誰主導這一切呢?是誰啊?
這讓我不得不去極力思索,
揣思這天地間,必有掌握你我命運的天帝與上帝的存在,
.
說不定啊,那上帝,
那謎一般的天帝就居住在銀河中,星河裡。
是啊,無庸置疑,這宇宙絕對有天帝,上帝的存在!
.
啊,天帝啊!
我渴望我的靈魂,能飄遊到有你的所在之處,
我渴望能聆聽你充滿智慧的啟發,和對我溫柔關切的話語。

.
噢,是呀,我景仰的天帝啊!
當我閉起雙眼,展開雙臂的向著長風萬里,
蒼茫的雲海,與?對話時,
我聽到你殷勤的問我說:
「妳打算往哪裡去?何處是妳靈魂的歸向?」
.
是的,我景仰的天帝啊,
在這縱橫交錯漫漫的人生旅途上,
我沒有一天不努力的活著,並體驗人間的一切事物,
物慾的追求與狂歡,誘惑與陷溺,
與人間道德的戒律與約束,經由這些的種種體驗,
它昇華了我在詩學與心靈的境界。
.
直到一天,
我發現自己年華已逝,縱使獲得了詩學上的成就,
屢屢創作出為世人所驚歎,與意境超凡的詩詞傑作,
然而這有何用啊?
日暮之年的我,能從詩學的成就中,找回逝去的青春嗎?

.
看啊,
那有著九萬里的高空遠處,有隻大鵬鳥,
正展開雙翅的翱翔天際,在無垠的天空,
她是何等自由自在啊!
.
彷彿在說,世間物慾與我何干?
我不受限於時間與時空束縛,
我是來去自如,如來如去,無處不在,又無處不去!
.
天空中的風啊,不停奔流著,千萬莫停住啊!
我渴望自己就如一葉輕舟,讓大風將我吹起,吹向高空,吹向遠方,
吹向那傳說遠海中的蓬萊、方丈、瀛州之三座神仙境地去。
.
因為我的靈魂,已不想再流戀這世間紅塵,
不想再受世間名利所桎梏,
惟想與天帝上帝同在,
做一個超脫一切,飄遊在雲海間的仙人。
.
這就是李清照的真性真情,真情真性!解讀清照姑姑的心靈世界,其所思、所想、所感,不容易!必須對道學、佛學與神學,有正確認識與認知,加上豐富想像力,就能穿越至千年時空裡去,一窺李清照的生命觀,從而理解清照姑姑其超凡脫俗的心靈境界與感情世界的真貌,以明白情慾愛戀究竟帶給了她,生命的何種體認與體悟?

塵世物慾是煩惱的泥沼,李清照對此無不深刻體悟,就如浮雲般瞬息萬變,或轉眼的空無影蹤,就是青春、名利與富貴都是人間假象,幻境而已!那麼生命究竟能抓住什麼?似乎只有寄予對天帝上帝的對話。

想想,我們自己不亦常常躲起來的問上帝嗎?當你/妳我生命遭遇難堪的處境時,究竟明天的自己該何去何從時?而你/妳相信雲空中有上帝的存在嗎?當晨曦微露,寶光乍現時,你/妳難道不希望在混沌紅塵,找到自己生命的歸向?

這樣思索之後,我們終於理解和明白原來清照姑姑,她不是精神恍,李清照她並沒有瘋瘋癲癲,她平凡的就像你/妳我一樣!和你/妳我一樣,想找到自己生命與靈魂的歸向,以安己心而已。
.
是呀,想想,如果上帝,如果神,可以安定你/妳我的心,減輕生命的重擔,那麼就將你/妳我自己的一切,大膽的交託給 神吧。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希伯來書11章1節)。

如果佛陀,可以引你/妳我找到真理,找到解脫煩惱與束縛的途徑,那麼就去吧,信你/妳所信。因為佛陀日:虛空沒有道跡,凡俗者歡喜虛妄,惟真理體現者,沒有虛妄!〈法句經〉。


----《 註解 》----
.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作家,擅長詩詞散文,其中以詞為最。出身名門貴族,研習經史百家。父母二系廣交王羲之、王獻之、李璟、李煜、晏殊、晏幾道、蘇洵、蘇軾、蘇轍等詩詞書畫大家,在此環境薰陶下造就李清照的文學根基。十八歲嫁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夫妻感情恩愛,且皆博學多才。
.
結褵第二年,其公公趙挺之由尚書左丞,擢昇為宰相,後與蔡京交惡,遭誣陷病逝。遂遇金兵侵犯,北宋陷入危亡邊緣,夫妻落難逃往南京。建炎三年,夫為奔母喪未料自己亦病死,清照深受打擊,至此過著無依無靠,顛沛流離,又悲酸淒苦的歲月,直到浙江臨海找到弟弟李迒時,姊弟才相依為命過日子。不久再遇金兵犯南宋而再度逃難。對山河巨變的她頻以詩詞譏朝政,幾度險入獄,但卻已成小人眼中之釘,欲除之而後快,遂謠言滿天飛舞,更訛言她嫠婦再嫁,只為醜化清照淫蕩之象。此事件數百年爭議未休,林語堂亦認為清照嫠婦再嫁乃汙衊之詞。.
.
才女李清照曾于《打馬圖序》中言「予性喜博,凡博者,皆耽之書畫每忘寢食。」實乃文人雅士娛樂消遣罷了,尤其婚後生活幸福,她常發明新玩法,以為夫妻之娛。清照與酒相關的詩詞也有58首,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都是受長輩蘇軾等大家所影響,有樣學樣的喝起酒來。至於半闕詞《蝶戀花》亦多表她與夫的閨房情趣。
.
她曾在遭陷害圍捕期間,機智的由幾個無名之輩的文士襄助,順利喬裝逃亡,飲酒聚賭祇是當時手段,幫人贏錢的代價即助她離開險地,這都是迫不得已的事。在他鄉異地,她沒有半個朋友,祇有靠姿色與賭技,交幾個嗜酒好賭的文人秀才以為助力,但非以出賣靈魂與肉體為代價。她深懂愛情是什麼,在協助她避開劫難的男人,雖愛慕她,卻亦同情她,敬重她。從此點判斷,李清照絕非相貌平凡之女子,然而誰能理解她一生唯一之愛,卻是那早逝的丈夫趙明誠。
.
她此生最受爭議,與最受謠言困擾的,恐怕是與小人鬥法、與訛言鬥法、與命運鬥法的此段艱困的歲月。直到晚景時,一個人孤苦伶仃,心力交瘁的逃離這無情無義又動盪不安的塵世喧?,消失在不為世人所知的深山野嶺。李清照是自古以來生命最淒楚的女子,她心地的柔美、生命的堅韌、靈性的超遠,非凡人能窺知一二,惟天帝惜之!李清照一生精采,卻亦嘗盡辛酸悲苦的一生。


.
-高閻-
載自【高閻文集】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老街風情第三號曲-秋 牆 Autumn Wall

.
◎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Greym Graphite Pencil Art ◎
 
老街風情第三號曲-秋 牆 Autumn Wall
.
景物地點:臺北縣三峽老街
鉛筆選擇:England /H、HB 上淺底色 /2B~6B完成。
作品編號:GSTLE20020801
紙張選用:Japan / 280gsm 平滑紙21.5" X 31" (54.6cm x79cm)
.
秋 牆
.
名思義,這是去年秋末時所取攝的景。
距離八年前造訪時,景觀已大有改變。
但仍印象歷歷於當時三角湧街的昔時景致,
更知道那年我正置於何種處境,
又發生了哪些事情,一個人又如何來到三峽老街晃蕩。
.
是啊,那年伊人結婚了,
老公頗為憨厚而質優,讓我萬分放心而不再有任何懸念!
不久後,
我便夥同兩位伙伴隨著西進潮流前進中國大陸去了。
.
我也必須往香港和上海發展,
祇因當時台灣景氣日漸蕭條,加上客戶拖欠我鉅額廣告費拖累了我。
為尋事業出路,祇有順應趨勢,
西進香港和上海尋求商機,惟可惜截斷了我當時的成家計劃,
亦終結了一段情緣。
.
離開台北,前往中正機場的前三天,
特別來到三角湧老街,悼念自己曾經可以掌握的一份良緣,
未料卻遭命運殘酷斷送。
.
然而面對如此難堪的局面,
我沒辦法在事業面臨低潮的當兒,
去想像自己究竟能給伊人什麼?男人的「天」是保事業恆昌,
「地」是保家庭妻兒幸福無虞。
但我的天卻已塌了大半兒,能給女人什麼?
祇好勸她別在跟隨我了,嫁別人去吧!
.
她一聽頓時心碎,
接著便是柔腸寸斷的整整哭了兩個月。
其實我比她萬分痛苦,寧願她背棄我,亦不要這種分離方式。
.
最後她成全了我,
不讓我有後顧之憂的在上海去尋男人的天。
然而我是不想耽誤她的青春,雖說雙方年齡相距十八歲,
但問題在於去了上海之後我還有時間照顧她嗎?
她一直是我最得力的助手(秘書特助兼財務),
是個願意付出心力任勞任怨的女孩。
.
奈何我這個男人卻辜負了人家,
為能在離開台北前了卻一樁心事。
我忍著苦楚的撮合她和一位留洋醫師,直到步入禮堂。
之後,在飛往香港的機上,我發現我好像虧欠了自己什麼?
.
男女緣份誰亦料不準會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儘管如斯,仍舊要彼此善待,尤其善待忠貞於自己的女孩,
而我是因為有著迫不得已的苦衷。
今,記憶裏依舊未曾遺忘,遺忘她那燦爛迷人的笑靨,
和伊人曾經那令我銷魂的忠貞之心。
.
然而我卻笨的將幸福拱手讓給別人,
就此斷送一樁美好的姻緣,這教我如何不深切自責與追悔,
而立誓此生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
兩年後,我偷偷的站在遠處試圖窺探她的生活,
當得知她過得非常幸福後,
我這才放下自己長時間以來對她的深深歉意,
雖然雙方不曾再聯絡,亦用不著聯絡。
所以我才說,我虧欠的,其實一直是我自己!
.
老街其古樸懷舊之感,往往引人勝,
且我又是個特別懷舊和念舊的人。
不過往昔的一切,存在過多感傷與感慨,
想不是,不想也不是,故而在面對意欲表現古樸懷舊之時,
我從不忘添加自己的情緒與靈性成份。
.
因此,在表現秋牆的樸拙美感時,
我意欲讓它在畫面上呈現一種幻影般的感覺。
可不是嗎,生命曾經擁有的皆如夢幻泡影;
時間在運轉,時空在變幻,
沒有什麼是持久不變的,那麼又何須太過執著?或太過感傷!
.
看著老街後巷的這一堵紅磚牆樓,
發現原來人根本留不住任何東西,
包含青春歲月的流逝。萬物都在靜默中變幻流動,
沒有是真正的靜止不動,
包含人的一顆心,亦無時無刻不在變動。
.
不管是環境造就移情別戀的心?
還是男女管不住自己食色之心的氾濫?
抑或命運的作弄迫使自己得割捨一份情愛的心?
若不能長相廝守,就都是一種悲哀!
.
試問,有誰能抓住時間的尾巴或永恆的剎那?
這世上除了藝術,沒有任何力量能攫獲時間的留痕與永恆。
當然,藝術仍需要以「心」來創造,不同的是,
藝術乃是一種價值的創造,詮釋真理的一種形式。
.
斑剝的磚牆依舊挺立,人的生命經歷可貴在體驗,
儘管累累傷痕亦無甚大礙,
一如歲月下斑剝的牆樓,絲毫不減損其生命價值。
故而,人無論面臨何種境遇,生命總要順應變化而變化。
.
眼下秋牆,不覺有什麼詩意,
但有平凡的美,雖平凡無奇,但成為藝術形式之後,
現在她,
可就不平凡了!
.

◎ 高閻文學與繪畫藝術 ◎
- Greym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
.
轉載《高閻石墨鉛筆藝術賞析》

古宅風采第四號曲-懷舊磨房 Mill House

.
◎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GreymGraphite Pencil Art ◎
.
古宅風采第四號曲-懷舊磨房 Mill House
.
景物地點:臺北縣‧蘆洲李氏古宅
鉛筆選擇:Germany/2H、HB 上淺底色 /2B~6B完成。
作品編號:GSTLC30020803
紙張選用:Japan / 280gsm 平滑紙21.5" X 31" (54.6cm x79cm)

懷舊磨房
.
蘆洲李氏古宅其建築的最大特色之一,除了粗鑿面的沙岩石砌牆外,
就是以紅磚砌面的磚舍、窗框、門框與紅磚地面。
其紅磚構造和大小尺寸也似乎是自成一格的形式,
即使和閩南古磚及該時期的日本磚都有所區別。
當我發現此一角落景物的懷舊美感時,不禁深深吸引。
.
例如柱牆下堆放的垃圾桶、擋水板,
和另一頭的農具、雜物、銹蝕斑斑的拉車和獨輪小推車
(另一邊外牆通道裏,尚有被擱置在牆腳的大小石磨)。
覺得這樣的組合頗具美感,不由激發我諸多想像,
好似隱約看到許多人正忙於農活一般;
有的在曝粟,有的將稻穀倒進風鼓漏斗裏、
有的則正用石磨來磨黃豆、做豆腐、磨芝麻、磨麵粉...等等。
.
想,這兩座磚舍會不會是舂米、磨米麥等食物的磨坊?
總之,這裏必然曾有過米香與麥香四溢和農活忙碌時的景象,
而隨著李氏家族的褪盡鉛華,
傳統農活的景象也只能任憑遊客無限想像了。
此畫在視覺表現上,寫實的著力猶多於意象表現,
強調磚砌與農具雜物,及本身位置陳列上的美感,以激發空間想像。
.
由於石磨坊的外牆為紅磚所砌,如何突顯磚牆樸實的美感,
儼然成了此幅作品的焦點。
通常我在處理磚牆時,會特別將不同面的磚牆,
分別以斜線、直線來區別以表現它的面體,
當中明暗層次的掌握實質影響著視覺的感受性,
.
因此運筆過程中顯得格外謹慎,即使運筆靈巧自如,
也絲毫不敢放鬆。磚砌的紅磚地面,和置放垃圾桶的水泥地檻,
其質感處理依舊在筆韻上著力,以表現水泥地檻的質感效果。
.
我在鉛繪創作上極重視筆材與品牌的選擇。
一般上淺底時,我較多選擇2H、H或HB,著深色時則以2B至6B。
至於有些品牌的筆材因劣質所致,畫出來的筆觸與色質極差。
.
例如同樣的淺,C牌卻淺的難看;
同樣是深色,卻深的沒有A牌漂亮;
同樣是4B鉛筆,B牌卻不如D牌或E牌的4B鉛筆的色澤、色感與色質。
甚至D牌的2B還遠不及E牌的2B既黑又亮,這全是成分調配的問題,
和石墨本身質地差異及產地因素所致。
.
然而無論何種品牌或產自何處,雜質愈少品質愈佳為首要考量。
黑的透亮有光澤,顏色趨於紮實,色澤或色感佳為重要選擇。
此外,紙張的選擇亦關係著質感的表現。
但哪一種紙材較好,則不一定。
.
多方面嘗試之後就會有自己的心得。
基本上粗面紙的特性也是一種不同的表現。
平滑紙就表現而言比較趨於豐富,差別在於若你的筆法技巧不高明,
立刻就顯現出來了。色質不好的鉛筆也頓然立現。
.
◎ 高閻文學與繪畫藝術 ◎
- Greym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
.
轉載《高閻石墨鉛筆藝術賞析》

古宅風采第三號曲-清幽廂房 Apprentice


◎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GreymGraphite Pencil Art ◎

古宅風采第三號曲-清幽廂房 Apprentice.
.
景物地點:臺北縣‧蘆洲李氏古宅
鉛筆選擇:Germany/2H、HB 上淺底色/2B~6B完成。
作品編號:GSTLC20020804
紙張選用:Japan / 280gsm 平滑紙21.5" X 31" (54.6cm x79cm)

清幽廂房
.
這是一幅蘆洲李氏古宅內廳前方的天井,
及東西廂房之一景。
其廂房為昔時私塾館與珍藏經書的書房,
足見李氏先祖們在心靈修養與文化教育上的重視。
.
從外觀猶顯沈靜無慾、樸實無華即可見一般,
其建築造型源自中原古厝的形式,年代頗為久遠。
.為了表現她的沈靜清幽之感,我先執德國HB鉛筆鋪上淺底,
確定所要的質感及深幽的意象感之後,
才接著分別以B和B2鉛筆完成前四個階段作業,
最後再以3B至6B鉛筆完成全部過程。
.
進行明暗層次上的整體加強,
乃是宣告完成前的重要步驟。
因此讀者當可看出高閻在鉛繪創作上和油畫創作一樣需要過程,
不是一蹴可就。
此外,高閻的畫風在視覺表現上,
乃趨於意象與寫實兩者間的交互衍繹。
.
在非全然的意象與寫實色彩中形成一種典雅的視覺感受。
基本上高閻將鉛繪藝術等同油畫創作一般看待,
最初高閻的鉛筆畫法並非分幾個階段來進行,
乃經過多次演變之後才成為目前宛似水彩或油畫畫法之模式。
.
有時我也會採一筆完成的方式,
但這得視物象內容、訴求表現與創作時的態度與講究而定。
在運筆過程中,以分層階段的方式進行其差別在於,
較能展現明暗層次的豐富性。
若以單筆完成,
就算明暗層次掌握的非常完善,
然而視感上卻差別極大。
.
通常我在進行草圖,或在戶外寫生素描時,
定是一筆完成,惟有正式創作時,就顯得正式而嚴謹。
讀者可以觀察此幅作品的地面部份其質感與層次,
即可發現其筆觸的韻律感,明暗色調的變化性。
.
這些絕非一筆可就,否則也就無需化分這麼多不同號次,
與軟硬深淺不一的石墨鉛筆了不是?
既如此,就須發揮與善用鉛筆的各個功能、特性與用途,
當加以組合運用之後,鉛筆的張力就大大發揮了。
.
讀者可以嘗試看看,以體驗兩種表現之差異。
猶記得二十年前,在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的MGSA攻讀M.F.A期間,
我的素描藝術與油畫創作表現,
讓學校甚為重視而備加呵護,
這似乎只限於開放的歐美校風才有之!
.
因為這樣,方在學校主動提供的助學金條件下,
展現我對素描藝術的認知與表現,提供學校師生們研究探討。
當時尚闡述關於素描技法的多元表現之立論基礎,
並傳授輪廓精準的要訣與鍛鍊之法(涵蓋炭筆素描技法與表現式),
.
以期奠定初學者具備多元素描技法的養成。
換言之,欲表現素描藝術的張力,
端視創作者對素描藝術的認知,
而此一基礎與概念的紮實建立,實有助於油畫創作上的表現。
.
所以初學者不妨學習養成技法的多元化。
無論水彩、工筆畫或油畫表現,
其技法的純熟與多元變化,
將決定未來的藝術創作、視覺展現與風格表現的多變性。



◎ 高閻文學與繪畫藝術 ◎
- Greym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
.
轉載《高閻石墨鉛筆藝術賞析》

大埔溪谷第三號曲 - 素湍綠潭 Murmuring rill


◎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GreymGraphite Pencil Art ◎

大埔溪谷第三號曲 - 素湍綠潭 Murmuring rill

景物地點:臺北縣三峽大埔溪谷
作品編號:GSTSB20030710
紙張選用:Italy / 280gsm平滑紙 21.5" X 31" (54.6cm x79cm)
鉛筆選擇:Germany HB、B上淺底England 2B ~ 6B完成

素湍綠潭

當實地接觸此溪谷時,
表面看似很平常的大自然景象,實則不然!
我對此溪流急灘可謂抱以十分敬畏的態度。
.
初來乍到時,我未急於拿起相機取景,
而是擇一處巨石上,靜靜的領受溪流滾滾奔瀉的氣勢,
以及觀望周遭嶙峋巨石的景致。
.
甚至還沿著溪岸走了一小段路,
再折回原處的穿過石橋下到溪谷的另一端,
接著又越過石橋到溪流的對岸。
總之,我若不加認識此溪谷其蜿蜒溪流的四周動靜,
是絕對不會隨意按下快門的。
.
大埔溪谷本身有其特殊性,其他地方則缺乏一定的美感,
惟有此處溪流特別湍急,溪畔兩側又有著大小錯落的岩質巨石,
甚至溪床上就矗立著巨大的岩石,
景觀甚為特殊,且十分安全,也難怪連續三次造訪下,
總發現有垂釣客在此一享溪釣之趣。
.
鉛筆其筆觸質感,
是否能完善凸顯岩石的紋路和岩壁的特徵,
往往在於表現的訴求是什麼。.
此處岩石與岩壁與岩層的表現,
我稍微巧妙的運用了橡皮擦,以凸顯岩壁斑駁的效果。
這與前一幅作品「奇岩巨石」,
其兩者表現之目的都有顯著差異。
.
此幅畫之重點,除了表現岩壁巨石的視感外,
就是強調溪流遠近之景觀動靜;
眼前近處水靜澗平,有著碧綠的淺水,
遠處一端則是白水湍急、巨石橫互,故名為「素湍綠潭」。
.
◎ 高閻文學與繪畫藝術 ◎
- Greym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
.
轉載《高閻石墨鉛筆藝術賞析》

東北角海域第二號曲 - 驚濤拍岸


◎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GreymGraphite Pencil Art    ◎

東北角海域第二號曲 - 驚濤拍岸
Wonderful Waves Rolling In
.
景物地點:基隆東北角海域 Wonderful Waves Rolling In
作品編號:GSJNA10030803
紙張規格:Italy 平滑紙 / 280gsm 21.5" X 31" (54.6cm x79cm)
鉛筆選擇:Germany 2H、HB、B上淺底 / England 2B ~ 6B完成

驚濤拍岸

佇立在東北角的礁岩上,凝神領會洶湧的海濤拍岸的驚心動魄,
讓人既感於怒海狂哮下浪花沖天的波瀾壯闊,
又敬畏於無際的海域其深奧與神秘!
.
傾聽大海,那驚濤裂岸的浪潮聲,時而恢宏嘹亮如滾滾春雷震撼長空,
時而絮語呢喃如枝椏婆娑低吟,
宛似演奏一首動靜十足的貝多芬交響曲一般,令人魂然忘我!
.
記得當時,曾興起一股向前觸摸浪花的衝動,
但驚天的浪花伴隨著震耳隆隆的濤聲,頗為嚇阻人不敢妄動半步。
祇得立在原處,凝神靜觀海濤一再掀起陣陣高聳的浪花,忽而隱沒後,
低吟的在巨礁間低窪處留下一團團白色泡沫。

當泡沫緩緩瀉入海中時,其嘶嘶之聲恰似女人的細語呢喃,
旋即又浪花飛濺沖刷著巨礁,隆隆的濤聲灌滿耳際。
.
那是冬北季風拉扯著海水驟起一陣驚天浪濤,
不由讓人悸動於大自然生命力量的無限磅礡。
這讓我意外的抓住機會,以閱讀自我生命的訊息,
從而發現世間萬物各種現象,
並無法凡是皆視之為理所當然,矯揉造作也好,率真也罷;
衝突怨懟也好,無奈也罷,體驗生命的種種經歷,
才能讓生命活出些許靈感來!
.
也許就該這樣!或者就該那樣!無論怎樣,
即使生命再臨挫敗,再次承受磨難,再次遭致打擊與不幸,
生命的浪頭仍舊要如波瀾的海水,永不歇息的由著命運的季風,
迎向岸邊大小不等的奇礁巨岩上,以激起生命的浪花來!
.
此幅「驚濤拍岸」在視覺表現上,
旨在凸呈浪濤翻涌下驚心動魄的力量感,以及所呈現空間恍惚之象,
無論意境的傳達或寫實的美感,務求兩者能達臻意境交融恰如其分,
以展現石墨鉛筆質感的視覺張力與魅力。
.
至於筆觸的表現方式,或言筆法的線條運作,
可以是充滿創新而多變,最重要是能掌握光影的變化與動向,
並將浪濤洶湧、驚心動魄的力量感呈現出來,使其既為寫實,
亦不失為創造出視覺的意境之美。
.
筆觸的韻律與節奏,關鍵著浪濤的美感與動感的完善詮釋,
甚至影響著整體畫面的視感。因此,在動筆前我試畫了三張草圖,
目的乃從草圖中決定筆韻,就是筆跡的韻律與線條的動向節奏,
以及針對紙質的選擇,直到兩者可接受為止。
.
有時這種方式正是發現新技法的一種突破,
換言之不必固守一種筆法,若要讓鉛筆技巧熟練至高超,
絕對是不斷的嘗試而來,
例如畫樹和畫浪濤就不一定要完全運用同一種技法或表現方式,
多嘗試不同的筆觸表現與韻律,
可以提昇與拓展鉛筆藝術創作的格局。
.
此幅作品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就在於其質感特徵,
既似如水彩又似如油畫。
許多收藏者對於高閻此類的畫風表現會顯得情有獨衷的原因,
不外乎它完全區隔了一般素描的刻板印象,
也和超寫實的精細素描做了區別。
.
換言之欲提昇鉛筆素描的價值層次,
就是讓它進入不再是單純的繪畫表現,而是純粹的藝術展現。
不是要畫的很寫實就能交代,是意境的訴求與視覺藝術傳達的問題。
.
因此,這也說明了,鉛筆技法應當要不斷追求新的變化與突破,
以展現鉛筆藝術的張力與追求多元的視覺表現,以符合藝術創作的精神。


◎  高閻文學與繪畫藝術  ◎
- Greym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

轉載《高閻石墨鉛筆藝術賞析》

致羞怯的情人 To His Coy Mistress / 馬維爾 Andrew Marvell


馬維爾 Andrew Marvell


致羞怯的情人 To His Coy Mistress  

如果我們的世界夠大,時間夠多,
小姐,這樣的羞怯就算不上罪過。
我們會坐下來,想想該上哪邊
去散步,度過我們漫漫的愛情天。
.

你會在印度的恒河河畔
尋得紅寶石:我則咕噥抱怨,
傍著洪泊灣的潮汐。我會在
諾亞洪水前十年就將你愛,
你如果高興,可以一直說不要,
直到猶太人改信別的宗教。


我植物般的愛情會不斷生長,
比帝國還要遼闊,還要緩慢;
我會用一百年的時間讚美
你的眼睛,凝視你的額眉;
花兩百年愛慕你的每個乳房,
三萬年才讚賞完其它的地方;
每個部位至少花上一個世代,
在最後一世代才把你的心秀出來。


因為,小姐,你值得這樣的禮遇,
我也不願用更低的格調愛你。
可是在我背後我總聽見
時間帶翼的馬車急急追趕;
而橫陳在我們眼前的
卻是無垠永恆的荒漠。


你的美絕不會再現芳蹤,
你大理石墓穴裏,我的歌聲
也不會迴蕩:那時蛆蟲將品嚐
你那珍藏已久的貞操,
你的矜持會化成灰塵,
我的情慾會變成灰燼:
墳墓是個隱密的好地方,
但沒人會在那裏擁抱,我想。


因此,現在趁青春色澤
還像朝露在你的肌膚停坐,
趁你的靈魂自每個毛孔欣然
散發出即時的火焰,
此刻讓我們能玩就玩個盡興;
此刻,像發情的猛禽
寧可一口把我們的時光吞掉
也不要在慢嚼的嘴裏虛耗。


讓我們把所有力氣,所有
甜蜜,滾成一個圓球,
粗魯狂猛地奪取我們的快感
衝破一扇扇人生的鐵柵欄:
這樣,我們雖無法叫太陽
駐足,卻可使他奔跑向前。


Had we but world enough, and time,
This coyness, Lady, were no crime
We would sit down and think which way
To walk and pass our long love’s day.

Thou by the Indian Ganges’ side
Shouldst rubies find: I by the tide
Of Humber would complain. I would
Love you ten years before the Flood,
And you should, if you please, refuse
Till the conversion of the Jews.

My vegetable love should grow
Vaster than empires, and more slow;
An hundred years should go to praise
Thine eyes and on thy forehead gaze;
Two hundred to adore each breast,
But thirty thousand to the rest;
An age at least to every part,
And the last age should show your heart.
For, Lady, you deserve this state,
Nor would I love at lower rate.

But at my back I always hear
Time’s wingèd chariot hurrying near;
And yonder all before us lie
Deserts of vast eternity.

Thy beauty shall no more be found,
Nor, in thy marble vault, shall sound
My echoing song: then worms shall try
That long preserved virginity,
And your quaint honour turn to dust,
And into ashes all my lust:
The grave’s a fine and private place,
But none, I think, do there embrace.

Now therefore, while the youthful hue
Sits on thy skin like morning dew,
And while thy willing soul transpires
At every pore with instant fires,
Now let us sport us while we may,
And now, like amorous birds of prey,
Rather at once our time devour

Than languish in his slow-chapt power
Let us roll all our strength and all
Our sweetness up into one ball,
And tear our pleasures with rough strife
Thorough the iron gates of life:
Thus, though we cannot make our sun
Stand still, yet we will make him run.


馬維爾(Andrew Marvell,1621-1678)巧妙地融合了伊麗莎白時代抒情詩的優雅以及玄學詩派的嚴謹知性,在十七世紀英國詩壇地位不容忽視。出身清教徒家庭的他,十二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奠定良好的古典文學基礎,十八歲獲學士學位,隨後到歐洲旅遊四年,對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荷蘭等國文學也略有涉獵。 1657年,他曾擔任當時已雙目失明的米爾頓(John Milton)的拉丁文書記助理,並於1659年起擔任國會議員達二十年之久(據說米爾頓在復辟事件中得免一死,馬維爾是功臣之一)。

1660年之後,馬維爾的著作主要是抒發政治理想、諷刺時政的詩文,鮮有個人內心探索之作;他的抒情詩主要寫於1650年代。他想像力豐沛,詩句帶有一種精練、冷靜的特質。他曾在詩中觸及如下的主題:物質世界和性靈世界的對應關係(〈靈魂與身體的對話〉 [A Dialogue Between the Soul and Body] );藝術的虛妄與無力感(〈冠冕〉 [The Coronet] );男性的情慾想像世界(〈畫廊〉 [The Gallery] );真愛難尋的消極愛情觀(〈愛情的定義〉 [The Definition of Love] );以「及時行樂」對抗生之短暫的愛的呼籲(〈致羞怯的情人〉)。

〈致羞怯的情人〉這首詩的主題和許多愛情詩是相通的:「把握當下,及時行樂」,也就是拉丁文所謂的「carpe diem」(等於英文「seize the day」)。此詞雖是羅馬詩人賀瑞斯所創,但在古今文學裡屢見不鮮。早在希臘時期,詩人Asclepiades就已寫下這樣的詩句:「你守護你的處女膜,有何好處?在冥府,你是找不到愛人的,姑娘。
.
生命到處是愛情的歡娛,但是姑娘啊,躺在地底時,就只剩骨骸和塵土了。」在十六、十七世紀英語愛情詩裡尤其常見。荷立克在他的〈勸少女們善用時光〉(To the Virgins, to Make Much of Time)一詩開頭,就以「摘取玫瑰花蕊吧,趁你能夠,/時光這老東西不停地飛逝」(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點出此一主題,這和中國古詩句「有花堪折直需折」所用意象如出一轍。

〈致羞怯的情人〉的主題雖無新意,但其呈現方式層次分明,以感性為裡,知性為表,是一首頗具特色的抒情詩。整首詩以三段式的說理架構,企圖說服愛人相愛要趁早,勿再羞怯矜持。一開始,詩人似乎說他願意花上數百、數萬年仔細地歌誦愛人的美,耐心地陪伴她,等候她點頭答應,不過此一情況是建立在一個假設前提之上:「如果我們的世界夠大,時間夠多」,而事實是——人生的空間和時間都是有限的。
.
即便詩人未明白說出,即便詩人語氣溫和誠懇,但閱讀至此,我們已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弔詭:當前提不成立時,後面的推論自然也就被推翻了。接著,詩人一改前面溫柔敦厚的甜蜜語氣,代之而起的是以「墓穴」、「蟲蛆」等陰森可怖的意象,呈現冷峻的現實:在時間的驅迫和死亡的陰影之下,一切的美與愛都將化為烏有。最後,在旁敲側擊的的邏輯推理之後,詩人開始正面出擊,以渴切的語調,一口氣拋出青春如朝露、靈魂散發火焰、猛禽大口吞噬、甜蜜滾成圓球衝破生命柵欄等意象,要愛人接受他的求愛,勿辜負青春年華。
.
詩中第七行提到的洪泊灣(Humber)在英格蘭東部,為Ouse河與Trent河之河口。

.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lovepoetry2.htm